2011.11.05 淡水‧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從網路上的網友Blog中得知這個新的景點,先前來淡水時除了【一滴水紀念館】已經來參觀過之外 現在淡水又多了一個新的景點【英商嘉士洋行倉庫】可選擇
其實這應該不算是個新的景點,只是之前為淡水社區大學的活動場地,現在又重新整理作開放 通常在假日要來淡水除了要忍受塞車之苦外,太晚到的話也是很難停車,而且停車費也不便宜 能夠搭乘大眾捷運的話是最好,若一定要開車的話不妨可先開車至紅樹林捷運站再搭捷運過去 一來不用擔心停車位,二來若打算逛久點的話也可省下不少停車費(紅樹林20元/小時,淡水60元/小時)
【英商嘉士洋行倉庫】位在淡水捷運站附近的鼻仔頭街,是個佔地相當廣的縣定古蹟 昨天11月4日才正式對外開放,趁著剛開放不久就趕快來報到,所以今天一大早九點就到了這邊
引用【淡水文化基金會】提供的資料如下 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是1862年淡水開港以來,外商在淡水建造多處洋行倉庫中少數僅存的一座 1897年由英商殼牌shell公司買下, 成立「迺生產石油株式會社」改建為儲存油品的倉庫 其濃重的臭味,被淡水人稱為「臭油棧」, 是大戰期間美軍轟炸台灣的主要目標 1944年10月「臭油棧」中彈,大火連燒三天三夜,罹難者近二十人。 2000年6月【英商嘉士洋行倉庫】由台北縣政府指定為縣定古蹟 其極具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洋式碼頭倉庫建築的風格 是19世紀末,淡水開港,台灣對外貿易最佳歷史見證
今天適逢秋老虎發威,熱到像夏天一樣,中午溫度竟可以來到30度以上
一進園區就能發現到的【一號倉庫】
這棟行政中心上頭的木梁橫柱似乎有一定的歷史了
園區內有一株老樹以還有淡水舊鐵路時期所保留下來的一段鐵軌
園區內其它的建築物
洗手間
【殼牌故事館】,剛開始還搞不清什麼是殼牌,後來才曉得原來是指殼牌石油(SHELL)啦 館內收藏的物品有許多東西都是館主在拆建整修搶救下來的,包括淡水鐵路的鐵軌
牆上有以油桶作成的燈箱展示
【殼牌故事館】的後方有個平台可以欣賞淡水河口及觀音山的景色 平台底下的沙洲上是滿滿的小螃蟹及彈塗魚出沒
從鏽蝕老舊的門把上不難看出歲月留下的痕跡
大致上將倉庫的四周走了一遭,因為倉庫內要到10:30才會開放,所以就沒進去參觀了 倉庫的外觀建築大都是採用磚頭建造成的,頗有古樸之風
在大樹下的草坪和軒軒玩起抓蚱蜢的遊戲
聽說這裏以前是淡水的水上飛機碼頭
結束這邊參觀的行程,我們準備到老街搭船到漁人碼頭,那裏有我們今天的第二個目標【情人塔】 為了打造河濱公園,於是向外填【河】爭取腹地,造就了這一片的綠地公園
來到渡船口買票,因為軒軒沒有來淡水搭過渡輪,所以特地帶她來體驗一下 其實每次來淡水時,都有想過要去搭一下渡輪,只不過來的時間剛好都是遇到大排長龍的景像 好在今天那麼早來,自然沒有這個問題
很少能有機會從這樣的角度看淡水的岸邊景色
船隻行駛約10分鐘後,即將靠岸於漁人碼頭
停靠在碼頭旁的帆船
漁人碼頭的地標之一【情人橋】
福容大飯店 整棟福容大飯店的外觀看來就像是艘大船般,剛好搭配著淡水漁人碼頭的意像
情人搭 情人塔的門票有區分為平日及假日,假日時段成人190元/人 優待票170元/人,乘坐時間約6分鐘左右 上午沒什麼人在排隊,座位也蠻空的,可以自由挑想坐的位置坐,而且裏頭還有冷氣可吹!!!
座位也有不同處,有可以直接看到下方的透明地板及一般地板二種
能夠從高處以360度方向觀看整個漁人碼頭的風光是個很難得經驗,只不過這乘坐時間實在有點短 今天選擇白天來情人塔欣賞漁人碼頭的風光,改天再利用黃昏的時光來欣賞一次晚上的景色也不錯
結束了【情人塔】的搭乘行程,時間也來到了中午的用餐時間 我們一路從漁人碼頭走回淡水老街,在今天的太陽底下走回老街去實在是件錯誤的決定 只好買了枝據說是台東來的50元手工冰棒鼓勵一下軒軒,讓她有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後來決定到紅毛城對面的領事館餐廳用餐 走到這兒已經是滿頭大汗,不知道是餐廳冷氣開得不夠強還是天氣太熱的關係,實在是沒什麼胃口吃完
吃完中餐也休息夠了,我們沿著淡水的河堤一路逛回淡水老街
途中看到手工創意市集,還買了個可愛的手工娃娃(蛙蛙)給軒軒
下午的淡水人潮已經是擠滿整個市區及老街 我們則是選擇回淡水捷運站搭捷運回到到紅樹林站再去取車 經過紅樹林捷運站內的紅樹林生態館時,好奇的走進去參觀一下 整個生態館並不大,也沒什麼人在參觀
Q版的紅樹林生態
回到車上,看了一下時間,原來我們也逛了近六個鐘頭,難怪腳真痠 最後帶著豐富又疲累的身軀結束這趟淡水之旅,換算下來停紅樹林捷運站可真省下不少停車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