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8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園區
星期日的午後,因為天氣狀況不佳,所以只選擇到公館商圈附近『溜小人』透透氣 離公館商圈不遠的【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園區】也成了我們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考慮兩邊的距離情況之下,選擇開到中間的三總停車場來停車,方便來回逛 不然園區的停車場(101.01.02起才開放)或是辛亥路上的停車場應該會是比較近的選擇
引用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的資料: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前身是臺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 園區計畫以「人文、生態、教育、科技、產業、農家樂」等主題做為六大軸心,打造出兼具親水及客庄性質之市民公園 一旁跨堤平台設施更聯結鄰近的河濱公園,這座兼具客庄文化與親水休閒的市民公園 園區內共有三棟主要的建築,分別是『客家音樂戲劇中心』、『客家文化中心』及『美食體驗坊』 而『客家文化中心』則是我們今天參觀的主要建築
一樓廳內的展示,一走進去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客家風 花布、紙傘都是最能代表客家的文物之一
沿著扶梯上二樓,首先看到的就是以麻繩編織而成的雲火龍,在三樓也有一隻 二樓提供了一些互動式的裝置,讓遊客能親身參予其中
哈!!讓我抓到一個錯別字,通『宵』應該寫成通『霄』才對啦!
來到了三樓
逛累了這邊也提供休息區,裏頭有椅子可休息,而且倚靠著一大片的落地窗可欣賞外頭的風景真是不錯 從三樓的陽台往下可眺望整個園區的綠地風景,在最前方的就是等會要去的跨堤平台
逛完了『客家文化中心』後,再到旁邊的公園綠地走走 這兒的許多的大樹都是開發前就地保留,再重新歸劃出步道來
客家菸樓的造景涼亭
橫跨於河濱公園和市區的【跨堤平台】,行人及單車都可通行
也許是才剛開放參觀不久的關係,今天來並沒有遇到太多的人潮 這裏除了提供文化介紹的功能外,就像是一般的公園般,也提供了都市人平常休憩的場所 因為距離師大商圈及公館商圈也很近,不妨可以順便來此體驗一下客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