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7~19【單車遊記】戀上台東&後山之旅(三天二夜) II
第二天 騎乘路線圖
本來在昨晚還計劃要上四格山看看美麗的台東夜景,但借不到機車,加上山路不熟的情況下只好作罷!
在沒什麼活動的情況下,又由於前一晚並沒有睡好,於是便早早入眠,為隔天的行程早作準備
今天要騎197線道,是此次唯一的山路行程,加上東部這幾天的天氣又特別好,不想曬成乾,所以得早點出發
在民宿還沒來得及準備早餐的情況下,一早6:00便離開民宿,出發先去7-11吃早餐及作補給
行程規劃:
今天規劃先走197線道至鸞山部落,接回台九線後再從瑞源走電光大橋接回197的電光部落繼續前進
因為197線道在鷥山和電光這中間有14公里的碎石子路,計劃中也刻意避開這段路,利用台九線來銜接
最後再順著197線道來抵達今天的目的地-池上
靠海的關係,台東市的陽光起的比我早,這個時刻的陽光曬得讓人很舒服,太陽將我的影子拉的長長的
路上見到部分的稻作已經收割完,不免擔心我行程中的《伯朗大道》是否還能維持收割前的原樣
但後來想想,其實花東有許多美景,伯朗大道只是其中的一景罷了,況且像伯朗大道的美景在附近應該不難找才是
清晨東部的天空就是可以這麼乾淨這麼藍,美到讓人的視線一直停留在這片天空中
來到台東大橋上,從橋中央眺望卑南溪順著海的方向流去,一旁的台東市也漸漸隱沒在橋的那端
橋的另一面則是著名的利吉惡地隔著卑南溪和小黃山對望著,這裏能同時都欣賞到二種地形面貌
爬了一小段山路,見到屬於197縣道的終點路牌,197縣道的終點是在池上,今天則是要逆騎回去
聽網路許多車友都說這條路風光明媚,在體驗過193之後早就想要來嚐試看看了
前面的陽光正在向我招手,見識過東台灣的陽光後,我真希望這一路上能儘量避免陽光的荼毒啊!
早起出發除了路程的考量外,也是想要爭取在太陽斜射的時間內有樹蔭遮蔽比較不熱!
在爬升到一定的高度後,就能俯瞰到東台灣的太平洋,綠島和志航基地就在下方
畫面角落白色的建築群就是台東市,再會了!台東市!!我一定會再回來的!
藍天之中有淡淡的雲絲飄散在遠方的山脈
筆直的道路通往山林方向,這條路觀察下來顯少有車輛經過,真不愧為單車秘徑
換一個方向,從另一個順光的角度來欣賞台東市,發現到畫面更美了,這就是後山台東的天空啊!
假使沒有爬上來,永遠不知道會遇到怎樣風景,這197縣道光是能見到這樣的風景就值得一騎了
這裏的椰子樹,棵棵結實纍纍,但竟然都沒有人採,這時實在好想來一顆椰子汁降火氣消消暑
我發現只要有好的VIEW,而且是公路可到達的,一定都有商機可尋
這裏是能賞夜景的《星星部落》,聽說這裏和四格山都是欣賞台東市夜景的最佳場所之一
這個時間雖然沒有辦法進去,但從門外這個角度看下去,已經能欣賞到不錯的VIEW
一般都是養狗防盜,但這裏卻有個有趣的小發現
餐廳主人很風趣地在門口貼了告示"小心豬出沒",這一提我才發覺到真的隱約有聽到有豬叫聲
雖然商家目前沒有營業,但意外的往前走幾步路便會發現到一個空地
原來餐廳右手邊這一大片草地是提供訪客停車之地,如此不用進去就能有很棒的視野
在騎往星星部落的途中,遇到一位在地的車友,很勤奮地利用上班前的空檔出來晨騎
我說很羡慕他每天能騎車欣賞這麼棒的風景,他也覺得既幸運又幸福,並謝謝我陪他騎上這一段路
雖然閒談的時間並不長,但從言談過程中就能察覺到他是位專注樂活生活的熱心車友
過了星星部落不久後開始第一階段的下坡,眼前樹木夾道的美麗的畫面一直深留在我的腦海中
我想今天是星期一,屬非上班日的第一天,所以更能讓我體會到197之美
現在是騎於群山之中,所見四周都是連綿不絕的山峰相連
見到聞名已久的利吉惡地形
這樣特殊的地質地形早在高雄的燕巢就經常見到,因為每年過年時都會經過,倒是不覺得什麼
整條197縣道到鷥山部落的山路是不斷上上下下,不過還好高度都不算太高
這個路口傳說是瞭望台東海岸線的秘境,我是看過一本書介紹的,不過因為不知道距離及路況所以沒走
台東的蝸牛還真不少,一早路過197縣道時就見到不少隻爬行在路面上,得要小心注意
上坡時我倒不擔心,反而下坡時怕壓到他們而傷及小小的生命以及我的安全可就危險了
早已習慣獨自旅行的日子,身旁的單車伙伴就有如我影子般,總是隨我走到哪跟到哪
既使未走過剛剛發現的秘境通道,東海岸的景色從這兒也能略窺一二,前方海灣就是都蘭灣
來到利吉部落,正好瞧見素有小黃山的地形就在對岸
每當坐火來台東時,不難發現到在過了關山之後,會經過不少的隧道,原因就在此
沿著縱谷地形往上,197線道和台九線同樣沿著卑南溪並行
就在此時發現邊坡的泥土不停地滑向路旁的山溝內,上頭的植被也順勢被帶了下來
不知是因為惡地形的關係還是即將發生泥流,拍了這張後趕緊離開
從這個方向及高度漸漸能望見花東縱谷平原的稻田
過沒多久又是一連串的爬坡而上,爬到了至高點往回望,竟然隱約能見到剛離開的台東市
山中部落總能見到許多以原住民生活為主題的雕像,當作裝置藝術及順便標示部落的地址
教會始終是部落裏的信仰中心
今天非假日,還是見到一些車友快速從身旁擦身而過,沒有負載任何行李,猜想應該是當地人
現在時間其實還算早,加上是在山裏騎乘,樹蔭及雲幫忙擋太陽的情況下,其實沒想像中熱
再往前3公里就會接到14公里的碎石路了,所以我也該利用鸞山大橋接回台九線了
一直來到鸞山大橋後,整個天氣才又回復到屬於台東天氣該有的熱情
站在鸞山大橋上,看著對岸早已損毀的吊橋,想必應該見證過多次的山洪惡水吧!
本來預定要騎往龍田自行車道的,但猛一看是個上坡,也不考慮坡有多長,當下就放棄繼續前往的念頭
這時坐在7-11享受冷氣的我正盤算著等會要繞進去的197線道是否該放手
整修中的鹿野車站,門口有多家的機車出租店,想必和現在正熱門的熱氣球嘉年華有關
幾經思量考慮,在前往瑞源的鹿寮大橋前終於決定放棄繼續走197,而回頭繼續走台九線到池上
我想這就是一個人騎車的自由和好處,想停就停,想臨時決定什麼也不用和任何人商量意見
雖然不用騎山路,但天氣並不會因此而變涼快些,反而像是在懲罰一個善變貪懶的旅人讓人更加難受
我喜歡拍教堂的十字架,它讓人有種祥和的氛圍
再度回到台九線後,回想當初環島所見的畫面,如今又湧現上來
尤其見到正在為環島奮鬥的單車騎士們,心中更是油燃而起一份感觸,打招呼或是點頭都是一種認同的方式
再次見到路旁金黃色的稻穗時,不禁讓人聯想起之後的旅行都將與這片美麗的稻海相伴
這次不但少爬了一段197之路,還意外發現到《武陵綠色隧道》的存在,只能說真是太幸運了
從一旁的導覽地圖確定這條是沒有爬坡的親子單車路線後,便大膽繼續往下騎
如同我掛單車上的相機吊飾般,這一路上我是都是以相機記錄了我的旅程!
路旁的《鹿寮客棧》
一間可以提供背包客住宿的地方,以工換宿或是自由回饋的方式來取得住宿,不過由於人數有限,需先預約
這條和台九線平行的綠色隧道,沿路以樟樹種植,不僅有綠意相伴,還少了車輛的威脅,相當值得推薦
想當初環島時怎麼沒有發現這樣的優質路線,猜想是當時這條路線還沒有推廣吧!
臺東外役監獄,據聞是全台最漂亮的監獄
從武陵綠色隧道接回台九線,眼前所見波浪狀的筆直道路,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在過了這段上上下下的路,就會進到關山市區
遠方的群山因為夏季熱對流旺盛,逐漸形成對流雲層,不過要等到降雨也得中午過後,不用太擔心
夏季東部的白天高溫炎熱,少了都市中污濁的空氣作阻隔,所以紫外線特別強,一不小心就會曬傷了
稻田中央醒目的《關山米》招牌,明確的表示關山到了,開始進入了稻米故鄉的範圍
原本不清楚遠方高架道路是給何種交通設備來行駛的,後來才想到花蓮以南即將要鐵路電氣化
所以說以後花蓮以南的各鄉鎮天空又將多了許多的電線桿
抵達關山後選擇先到當地的7-11休息降溫一下,這樣等下才有胃口吃美味的關山便當
在7-11中有寬敝涼爽的空間能夠休息,我也順便利用這段時間將沿途的照片從手機分享出去
所以不可否認的7-11是許多人旅人在外不可或缺的場所之一啊!
先到關山火車站記錄一下,火車站旁通常有在地美食相伴,今天的中餐就決定是這家了
配菜的種類多樣一直是關山、池山便當的特色,先記錄一下,等到池上時再比較一下
吃完便當後繼續上路,臺九線路旁的花海是每年一、二月時舉辦花海節的場地
當地的農會為了讓遊客能更清楚瞭解關山米的製作及特色,進而洐生出一個這樣的休憩景點
即然路過了,就不妨進去參觀一下,順便吃個冰品
販賣部裏頭除了銷售當地生產的包裝米,還有花東的名產,更有DIY的項目可參加
倉庫展示著稻穀從田裏收割完成後,進入大型機械開始分離、篩選到加工包裝,全程都在這裏作業完成
從進入了關山之後,眼睛所見除了山脈及天際外,完完全全都是綠色的視野,這顏色讓人看了真是舒服
看得出來,這個時候有部分的稻作已經開始作收割的動作,看來網路上所言不假
因為已經在關山先用過午餐了,所以先在池上的7-11吹冷氣休息一下,等會要進民宿Chick in
依照先前騎車住宿的經驗,通常過了中午之後,民宿主人都會通融讓我們提前Chick in
這是今天要入住的房間,不過一個大男人住這樣的房間實在有點怪怪的
不管如何,還是要感謝民宿主人通融讓我提前進房間盥洗休息
如同前一天在台東市的模式,打算在民宿內先休息至傍晚再出門比較不熱
另外本來是預定搭明日下午3點多的車票回台北的,傍晚來到池上火車站改成下午1點多的車票
因為後來想想離開民宿到搭車的時間剛好是最熱的時段,不能去哪,不如早點搭車回台北
利用辦理換票之餘,來到池上火車站,火車站前的花圃開了一整排美麗的花朵,真是賞心悅目
傍晚的行程,決定先到《伯朗大道》走一遭,因為這是此行的重點之一
雖然傍晚的天際有著厚厚的雲層,但仍是不減伯朗大道的魅力,來拍照的人還是不少
無盡的道路像是沒有終點的路住山的方向延伸,周圍盡是金黃色的稻海相伴,這景色真美
我心中一直這麼認為明早的天氣拍出來應該會更棒,於是離開伯朗大道,繼續探訪其它景點
離伯朗大道不遠處有座《稻米原鄉館》可參觀
館內除了提供池上鄉的導覽外,還有池上農產品的介紹和銷售,以及DIY的活動可參加
另外在伯朗大道旁還有另一條名為《天堂路》的萬新道路,也是熱門景點之一
池上地區總共規劃了三條自行車道,遊客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及體力,順著自行車道來認識池上
沿途不時有水車、農具及稻米達人的介紹,累了還有涼亭可以休息
目前正值收割,稻穗收割的情況在都市可能不常見,割稻機將一畝畝的稻穗整齊的收割下來
而割稻機在收割時,後方總會有鷺鷥群跟著啄食被翻上來的昆蟲、蚯蚓
池上是個很適合用單車慢慢探訪的鄉鎮,所以自然有單車業者在從事出租的行業
這一長條的接龍車看起來真是壯觀,若遇到轉彎時的畫面一定很有趣
臨近197線道的起點附近也有條綠色隧道,在空礦的稻田中央,成排的樹木顯得相當明顯
這條綠色隧道的終點剛好是接往大波池的環湖自行車道,可以一併規劃在自行車道路線內
傍晚時刻的大波池吸引不少前來運動或只是單純來欣賞大波池的人
繞到池水後方,將會遇到另一份驚喜,那就是大波池的荷花,此刻正盛開著
幸運的我還在離去前,見到天空中的一抹虹
晚餐當然就是來吃一下池上便當,比較一下和關山便當的不同之處
哈哈....或許是傍晚遇見不錯的美景及天氣較涼爽的關係,總覺得池上便當吃起來比較合口味
回到民宿之後,看著沿途所拍的照片,畫面還停留在當下美好的景色中,我想今晚會是個好夢
經過今天的旅程,再次感受到夏日東部的陽光威力,我想一整天當中,適合騎乘的時間大概只剩一半
也就是因為如此,才需要也值得花更多時間來此作深度旅行,因為這裏四季都有不同的風情
今天的騎乘資訊
後山之旅 第三天,待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