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7【單車遊記】城市一隅的旅行
想要瞭解所居住城市環境的話,透過單車來拜訪是個不錯的選擇,而自行車道則是一個可以利用的途徑 雖然大台北地區的自行車道設施還有許多改善的空間,但和其它城市相比較之下已經好很多 不過,在騎乘的時間上往往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知道的人就能瞭解我的含意
假日的河濱自行車道往往要比平常熱鬧許多,相對的也隱藏許多問題 但畢竟公共設施是屬大家所擁有的,每個人都有使用的權利,只能多留意點 這次利用休假在非假日的時間,安排了一趟單車之旅,來看看這個河濱自行車道和上次拜訪的有何不同
為了穿越市區避開尖峰的上班時間,我選擇提早出門,以景美溪右岸的自行車道當作出發的起點 景美溪右岸的河濱自行車道起點 這一段新鋪設的道路是從水門口延伸出來的,對面就是熟悉的台北市立動物園及貓纜車站
順著自行車道沿途經過了萬壽橋、道南橋、寶橋..等橋樑,來到世新大學下方有黃色欄杆的自行車道
在經過景美大橋時,看到橋上擁塞的車潮,就能明顯感受到上班的尖峰時刻已經到來
位在福和橋下的寶藏巖社區,此時仍保有它原來寧靜祥和的一面
一大片的草地上,自行車道的路線勾勒出一副美麗的圖案
清晨的河濱公園仍以運動的中老年者居多,偶有以單車通勤的上班族經過 單車行駛在河濱公園中,沒有車水馬龍的汽機車叫囂聲,取代的是公園內的悅兒的鳥叫聲 隔著提岸,竟是二種截然不同的心境 古亭河濱公園的鴿子群,似乎早已習慣有人餵食,當我停下腳步靠近時,便紛紛圍過來
這座新建不久的自行車引道的景觀橋,連接著【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和河濱自行車道二端 走上【跨堤平台】可以欣賞從水源快速道路往下看河濱公園的景色,成為了一個新的景點地標
在行經華中橋河濱公園時,自行車道兩旁能欣賞到是一整片的綠地垂柳 和前面幾座經過的河濱公園相比,這裏的綠地空間感覺大了許多
遠處的地標【新北大橋】
為了獲取最好的景觀位置,靠近公園綠地旁的許多的新房子建案正在興建中 大樓的骨架和一旁的電塔相呼應著
來到休息點【大稻埕碼頭】,這邊是通往迪化商圈的入口處,許多早期的老建築物在迪化商圈都能找到 看到有人在這邊嚮應【BIKE TO WORK】的活動,從這些人的身上看到些許的感動和笑容
從遠處的天空見到久違的一抹藍天,我想今天的天氣應該會逐漸好轉吧!!
向左看,向右看,二種顏色,二樣心情
生活在都市叢林中,房子是越蓋越近,人心的距離卻是越離越遠
今天不趕時間,就順便再環個【社子島】吧 堤岸下方的【船屋】因為潮汐退潮,而裸露出船身來
順著強勁的風勢一路前進,在社子島這邊能遇到的單車客顯得更少了 大部分的人若要去關渡或淡水方向的話都會直接上洲美快速道路而不會經過這裏吧!
在位於河流交會處的河濱公園,見到紅色的關渡大橋及關渡宮 這邊若能直接過去,就能省去繞到洲美快速道路的時間
移動碼頭上的釣客,和我一樣是都以悠閒的方式ENJOY這一刻
天空中的雲霧像是頂帽子般覆蓋在大屯山上
社子島這頭又興建了一座社子大橋來溝通士林和社子島的交通問題 同樣是以斜張橋的形式來建造
繞了社子島一圈,回到洲美快速道路後,繼續往關渡方向前進
站在快速道路上看往市中心的方向,天氣就沒這邊的那麼樂觀
到達關渡宮後,再次尋找上次環島時所發現的大飯團,雖然沒有什麼運動到,但美食仍然是不可少的 吃飽喝足後,繼續往下個目標【北投】前進
離開自行車道轉往市區道路前進,首先要面對的就是走走停停的紅綠燈以及車輛排放的廢氣 至於車輛數目的增加,因為是過了上班尖峰時間,加上這邊是郊區,所以影響不大 來到北投當然要造訪一下當地的景點 像是外型特殊的北投圖書館
充滿日式及古羅馬風格的溫泉博物館
梅庭
還有地熱谷
附近溫泉飯店面臨著新舊世代的交替
以前來北投都不曾注意到的【凱達格蘭文化館】,外型也是蠻特殊的
說是來參觀不如說只是拍照留念,因為單車無法離身,所以沒法進去仔細瞭解這些建築物內容 走完這些景點,該是回程的時候了,回去的路則是以市區道路為規劃順著捷運的路線返回市中心 新北投捷運站
通風良好,造型前衛的【北投捷運站】
兒童育樂園
在市區道路上騎乘因為車子及紅綠燈的關係,想快也快不了 就這樣一路沿著中山北路、建國南路慢慢地騎回木柵,結束了半天的旅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