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9【單車遊記】浪漫花田海芋之旅
在這百花齊放的春天,緊接著在櫻花後頭登場的就是陽明山的海芋季了,其中又以竹子湖的栽種面積最大最為人熟知
每年此刻的陽明山賞花熱潮從櫻花季一直持續延燒至海芋季,這期間不分平日或假日,擠滿了來此賞花的民眾
不論是以開車或是騎單車的方式,這段期間自己總要往返陽明山好幾次,才能滿足賞花拍照的興緻
這次的行程仍是鎖定以竹子湖為主要目的地,除了海芋外,還見到一串串像葡萄般的紫藤花,以及巧遇滿開的東方寺櫻花
尤其在這個周末假日的好天氣加持下,一掃前個星期是下雨天的鬱悶,而且讓人感到似乎有夏天的味道
在路線的規劃上作了些小小改變,以往總習慣從外雙溪或是仰德大道,再不然就是由北投上陽明山
這次決定從好久沒走的天母東山路25巷上文化大學,接上仰德大道後繞行竹子湖、頂湖、下湖,一路欣賞海芋花海景緻
再從仰德大道接住菁山路,最後繞至永公路上的東方寺賞櫻完再下山,一路上的坡度上上下下的也達到運動的目的
今天延續昨日豔陽高照的好天氣,把握一大早的時間出門騎車去,此時市區街道仍是一片暗夜華燈
時間一直要到了花博圓山園區,才見東方天空漸露魚肚白的藍幕,不見半朵雲彩,好久沒見到如此美的景色了
清晨市區雖沒什麼人車,不過路口的紅綠燈還是不少,該遵守的還是不能忘
從天母的東山路25巷前往陽明山的這條路是較少人會想騎的,原因是路小坡陡,假日車子也不少
但看準一大早的星期日清晨應該沒什麼車,加上攻頂後就能見到整座城市的景色,雖然辛苦點但也值得
斜坡旁的建築是一棟棟價值不斐的透天別墅,從外向內望,有的屋外還種有一大片草坪,看來真是豪華
這裏的保全森嚴,家家戶戶門前都自設監視器監控,有的還請家犬幫忙顧家
牽過了前半段有交通號誌的陡坡後,再來的路就稍微好騎一點,看準了清晨時刻較沒車,所以比較放心
因為這條路通往陽明山的距離較短,所以爬升幅度較大,從樹林縫隙間觀察到目前的高度已讓城市在我腳下了
因為此地區有不錯的VIEW可觀賞大台北的夜景,所以景觀餐廳也相繼成立不少家,每家都標榜自己有多棒的視野可賞景
就這樣往上爬著爬著,朝陽出現在前方慢慢迎接著我的到來~
就算路再怎麼長再怎麼陡,慢慢騎也終究會到達,尤其見到此刻的景色時也就忘了之前的疲憊
或許太久沒有走這條路了,加上早晨一開始的能見度還不差,眼前的風景特別讓我訝異,短短的路程就能見到這整座城市的面貌
不論是101大樓、淡水河或是更遠處的林口台地都能一覽無遺,白天的景色就已如此美,更不用說夜晚的萬家燈火了
突然間,目光轉往地上的垃圾看去,眼前的美景和地上留著前晚垃圾的髒亂畫面實在不搭軋,讓人覺得憤怒
和正在清掃的清潔人員聊到了這個話題,他表示也很無奈,即使垃圾桶就在附近,這些亂丟的人還是無視於它的存在
沒想到當大家都在指責大陸同胞的道德水準有多不堪時,我們自已也高尚不到哪裏去~
離開了剛才那個又愛又恨的地方繼續往下旅行,這裏曾是美軍的舊宿舍都今改建成了知名的咖啡輕食館
矮房加上大樹、草坪及庭院圍籬的場景非常符合悠閒的氛圍
接上了仰德大道繼續往竹子湖的方向走,先不急著趕路,繞到《前山公園》走走看看
一來到前山公園,馬上就聞到陣陣的硫磺味,公園內設置二座男女分開的溫泉泡湯池,相當受到老一輩的人喜愛
公園內綠木扶疏,搭配清晨合宜的天氣,讓人想待在這兒渡過一段悠閒的假日時光
溢流至路面上的溫泉散發出陣陣白煙及硫磺味,在穿透樹林間的陽光下特別地夢幻
轉回仰德大道,趁著太陽尚未將我們吞噬前,利用躲在樹下的陰影儘快完成這段上坡路
一路上不乏有其它單車客也來騎車,甚至有的已經是要下坡回頭了,可想而知,花季的仰德大道等會一定又是車水馬龍的景象
前往竹子湖叉路前的觀景台就位在路旁,是許多人來賞夜景的另一個選擇,對面就是派出所,夜晚的安全性也大大提升許多
此時的能見度又比剛剛文化大學後山的要來得矇矓些
入口處的海芋季裝置藝術成了路過遊客拍照留影的對象
海芋的種植分布於竹子湖、頂湖及下湖,首先前往的便是主會場的竹子湖
循著步道前進,不知是否因為海芋季才剛開始,沿途所見的花況並不理想,但路旁卻已幾乎停滿來賞花的車輛
只有在主會場的海芋呈現完全盛開的花況,而偏偏此時店家卻還沒營業,只能從外圍窺得一景
不止海芋,路旁店家所種的紫藤花也開得很燦爛,花兒爬滿藤架上,像極了一串串的葡萄掛在上頭
沿途的海芋季宣傳旗幟不斷,原來海芋的花期可長達二個月之久
頂湖、下湖處的海芋花況明顯好多了,而且步道走來較自由,早已成為我每年都來此賞海芋的選擇
花海搭配遠處小油坑的背景成為這裏拍照的特色,只不過想入海芋田取景拍照,就得付和採海芋一樣的費用
海芋步道的路幅其實不寬,帶了單車遇到人多時不免造成其它遊客的困擾,所以儘可能在早一點人少時來賞花比較妥當
陽明山的竹子湖早已成為全台賞海芋的最佳景點,許多遊客除了來賞海芋外還懂得來此享用當地美食
位在頂湖旁的《冠宸食館》可說是此地的人氣餐廳,每到用餐時間前夕,可要以號碼牌來此等候
每每從小油坑橋經過往下望去時,總會見到頂湖的海芋田整齊的分佈在下方
這回從反方向看去,不斷冒煙的坑口讓人畏懼起大自然的力量不可小覷
結束海芋的行程後,回頭特地繞往《水車寮步道》騎去,本以為這個時節還能同時見到繡球花的出現,可惜似乎太早了些
沿著磺溪的水車寮步道是條清幽的小徑,也是條能取代外面大馬路的替代道路
牽車進步道內才發現步道有些窄,還好此時人並不多,不致影響到其它遊客
回到大馬路上,見到有人在拍花,原來是有四月雪之稱的《流蘇》也悄悄開花中
為了前往下一站的《東方寺》賞櫻,繞到至菁山路再接永公路下山
只要在視野空曠處,山下的城市景色都像這樣被一覽無遺
途中經過附近另一處知名的賞櫻處《蔡博士的家》時,櫻花林內的殘花已所剩不多,但從外頭向內望,栽種的密度可想而知
沿途永公路上的豪宅庭院前無不種上幾棵應景的櫻花樹來陪襯,美麗的櫻花搭配著豪宅,讓人更加欽羡
《東方寺》前人聲鼎沸,雖然大家都不得其門而入,但仍甘願守在外頭取景,更有的遊客是專程包計程車上來一睹這美景的
寺廟搭配白色櫻花,算是這邊場景的特色,讓人聯想在日本才能見到的畫面,怒放的花朵延伸出圍牆外向人招手
櫻花樹在滿開的狀態下,有時一陣風吹過,便出現讓人驚呼連連的櫻吹雪景像,浪漫極了
除了櫻花,夾在櫻花中的流蘇更顯不同
待了十多分鐘後才願意離開東方寺,我想此次應該是今年賞櫻的最終曲
隨著近年來賞櫻的風氣的盛行,現在想見到零星的吉野櫻應該都不困難
所以幾顆種植在路旁較低矮的櫻花樹及流蘇成了我方便取景的對象
眼前的風景令人駐足嚮往
下山後,循著市區道路返程時,在羅斯福路上見到紅通通的木棉花開滿兩旁
因為市區街景雜亂,加上密度不夠密集,不若生長在南部的木棉花那樣壯觀吸引人駐足
只有見到地上如毽子般大的花朵才會抬頭仰望察覺它的存在
騎乘記錄